由我校西科所张绪进~马希钦团队承担的交通运输部三峡后续科研项目“三峡新通道航运关键技术比较研究课题九-葛洲坝上下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及施工期通航条件研
究”(
SXXTD-2018-9
),
完成了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总体布置与通航条件研究
、
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施工期通航条件研究和多船舶进出引航道航行的相互影响与对策研究等三个专题的全部研究工作,近日成功通过项目评审。
该项目课题组进行了三年多的努力工作,收集了葛洲坝枢纽及相关的河道地形、水文泥沙、水库调度和船闸运行情况等大量基础资料,建立了工程河段几何比尺为1:100的正态整体物理模型和一、二和三维嵌套水流数学模型,采用理论分析、数模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与自航船模+船舶仿真模拟试验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葛洲坝新建双线大船闸的平面布置与通航条件、葛洲坝三江航道疏浚整治与施工期通航问题等进行了多方案研究,提出了既满足船舶安全顺利过闸、又尽可能减小对宜昌市影响的葛洲坝新船闸优化布置方案和满足施工期通航要求的分期围堰施工方法。此外,该项目采用全自动化智能测控技术等手段,在特大型物理模型智能测控技术等方面亦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实现了物理模型的全自动化精细控制和水流要素的自动化测试。

2022年12月2日,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以线上方式主持召开了项目评审会,邀请了以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徐光为组长、来自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江航道局、三峡通航管理局、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从事船闸和航道整治领域的科研、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我校课题组的汇报,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报告资料完整,内容全面,技术路线正确,完成了合同和工作大纲规定的研究任务,可作为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前期研究工作的技术支撑。
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和重庆市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亲临模型现场进行指导。校党政和科研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多次到现场悉心指导,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西科所党政班子精心组织,确保了该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